今年以来,国内一些地方又爆出了农产品安全事件,包括年初的海南“毒豇豆”、前不久的山东“毒韭菜”等等,虽然经过我市有关部门的调查和严格控制,这些有毒农产品均没有流入我市的市场,但是有关农产品安全的问题一直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这几天,本报记者与市工商局农产品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走进我市的部分菜市场,看看今天我们吃的菜是否安全?
市民:总是怕有农药残留 蔬菜清洗蔬菜清洗机
作为市民的“菜篮子”,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与每个家庭的“餐桌安全”息息相关。这些日子,本报记者来到市区的一些菜市场就农药残留的问题调查了一些买菜的市民。
“每次我从菜场买了青菜,拿回家总是要放在水里泡一段时间才敢拿来烧。”家住市区通园小区的卜女士告诉记者,她最担心的就是有农药残留。
为了了解市民对农药残留的态度,在菜市场里,记者随机对部分市民进行了调查,发现几乎100%的市民表示“对安全关注”。而“有农药、重金属等残留”则是市民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其次是“添加了不知道的物质”和担心“不新鲜”。
不仅是市民,包括菜市场里的商贩自己也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我每次进货都要考虑是否会有有害物质。”在市区东关菜市场经营干货的摊主李新强说,前段时间,他听说有些腐竹里面含有吊白块,他就专门让到市场检测的工作人员抽了样,“如果检测不合格的话,我马上要把这些腐竹退回去或销毁,因为安全问题无小事。”
现场:记者亲历蔬菜农残检测蔬菜清洗机
前几天的一个早上,记者跟随市工商局农产品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走进我市部分菜市场和超市,亲历蔬菜农残检测。蔬菜清洗机
当天上午8点,市区东关菜市场里已经熙熙攘攘,各个摊位前围满了前来买菜的市民。市工商局农产品检测站的邱日增、张白柳开着检测车来到这里,拿着取样用的托盘走进菜场。
不到30分钟时间,邱日增已经取了17份样品,有青菜、生菜、豇豆以及年糕片、腐竹、冷淘粉、粉丝、腌萝卜、腌白菜等等,一旁的张白柳认真记下每份样品的品名和摊位号。
走出东关菜市场,邱日增、张白柳他们又赶到市区五一路菜市场和乐购超市,各取了17份样品。蔬菜清洗机
“2007年5月,我们这个检测站成立,之后各个县市都配备了检测车、仪器和专门的工作人员。”一同前来的市工商局农产品检测中心负责人吴明乐说,他们这个检测站承担的是市本级16个菜市场和13个超市的农残检测工作,检测品种为蔬菜、腌制品、粮食制品、海产品、水果、豆制品、水发产品、肉类、干货,检测项目为农残、二氧化硫、甲醛、吊白块、双氧水、硼砂、亚硝酸盐等。一般每天检测2个菜市场和一个超市,同时各个菜市场也配备了检测设备,可以进行检测,而且每个菜市场都会公布检测的结果,供市民参考。
取样后,检测就在检测车上进行。果蔬检测的是农药残留,干货检测的是甲醛,腌制品、粮食加工品检测的是二氧化硫。
检测的整个过程中很多程序很单调烦琐,工作人员需要耐心地一步一步完成。比如说制作样本,邱日增、张白柳他们用刀切掉一根黄瓜或者豇豆的一小部分,放到取样瓶里。果菜需取样4克,叶菜需取样2克,记者观察发现,他们每次切片误差不会超过0.1克,非常熟练和准确。
这种看起来很简单的工作也是有说法的,果菜类一般取根部的位置切片,因为农药主要是从根部吸收;叶菜类取菜中部的叶子,顶部的农药可能挥发更快,取中部的检测比较准确。
一个小时后,市区东关菜市场的17份样品的检测结果就出来了,有两份样品检测不合格,是年糕片和腐竹,都是二氧化硫超标。之后,五一路菜市场的结果显示有两份样品检测不合格,是年糕片和腌萝卜,也是二氧化硫超标。乐购超市的17份样品检测结果都是合格的。
问题:腌制品、粮食制品二氧化硫超标严重
作为市工商局农产品检测中心负责人,吴明乐已经从事了多年的农产品检测工作。“2007年刚开始农药残留检测的时候,蔬菜农药残留确实是很严重的,随着市民的安全意识增强,供应商、商户安全意识的提高,农户也使用低毒农药,因此这两年一直是往好的方向走。”吴明乐说,现在在市区各大菜市场里,检测到农药残留的果蔬已经不多了。
的确,从记者亲历两个菜市场、一个超市的农残检测情况看,所有蔬菜的检测结果都是合格的。“但是,腌制品、粮食制品二氧化硫超标却是比较的严重。”吴明乐说,因此也成为他们当前检测的重点。
那么,腌制品、粮食制品中二氧化硫为何会超标呢?吴明乐分析说,很可能是生产者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焦亚硫酸钠或其他添加剂,这样可以使腌制食品保持鲜艳色泽,防止食品褐变,吃起来口感更好,也有利于长时间存放。
二氧化硫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据介绍,二氧化硫进入人体后会产生亚硫酸盐,人体组织细胞中的亚硫酸氧化酶会将其氧化为硫酸盐,通过正常解毒后最终由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少量的二氧化硫进入机体是安全的,只要多喝水,增加小便的次数,就可以达到解毒的功效。
但超标的二氧化硫进入体内,情况就比较严重了。人体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如头晕、呕吐、恶心、腹泻、全身乏力、胃黏膜损伤等,严重时会损害肝脏、肾脏,引起急性中毒。
吴明乐说,除了腌制品、粮食制品外,海产品当中的豆腐鱼问题也比较多,这种鱼肉质鲜嫩,保存的难度大,因此一些商贩添加了防腐剂,他们检测中已经查到多起。而市民普遍认为安全的藕,有的也被检测出重金属超标,主要是由于水污染引起的。
对于这些有问题的农产品和食品,我市工商部门都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批量少的鲜活农产品,以下柜、退市为主要处理方式;对从事疑似问题粮食制品加工的,以及疑似问题腌制品加工的,在掌握确凿证据和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后,启动立案程序;对主要以农产品加工的定型包装食品,制订年度抽检计划,购买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初步快速检测,疑似问题的,送交法定检测机构定量检测;对定量检测不合格产品移交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处理。
蔬菜农药残留的规律
“你知道一棵叶菜中农药残留的规律吗?”根的农药最多,其次是茎部,然后是叶和果实。这其中有很多远离农田的城里人所不知道的秘密,市工商局农产品检测中心的专家为我们一一进行了分析。
1.豇豆、韭菜农药多,黄瓜、西红柿杀菌剂多。豇豆比较爱长虫,种植时会用大量农药。洋葱和韭菜一样,根部容易长韭蛆等害虫,常会灌较浓的农药,有些农药毒性较大,且容易残留。黄瓜和西红柿的生长环境湿度大,易生病,一般用药量都比较大,尤其杀菌剂用得多。不过相对于杀虫剂,杀菌剂对人体的危害要小一些。
2.大白菜其实是放心菜。大白菜一般在秋季种,只在苗期用一些防治蚜虫、小菜蛾的杀虫剂,距离上市时间,也就是大家吃到菜的时间比较远,农药残留较少。洋白菜、生菜也是如此。
3.大棚蔬果农药少。大棚里可以用防毒网等物理方法防治害虫,因此打的农药比较少。与大棚菜相对的,是露地菜,看上去好像更天然,但防治病虫害的难度更大,用的农药会比大棚菜多。
4.冬季吃叶菜最安全。冬季和春秋季的叶菜类很安全,因为虫子少,几乎不打农药。不过夏季吃菜就要小心了,因为这时候不仅虫子多,而且温室大棚菜几乎都已经收完,菜市场里卖的,绝大多数都是露地菜,农药残留比较多。
5.有香味的菜可多吃。蒿子秆、茼蒿、香菜等本身有一种很浓的香辛味,是天然的驱虫剂。虫子少,这些菜自然不用打农药了。
6.野菜中,只有蕨菜最天然。野菜没有任何农药残留,不过,只有蕨菜是真正长在山里的天然野菜,苋菜、荠菜几乎都是人工种的。苋菜用农药较少,荠菜易生蚜虫,用农药较多。
7.别迷信有虫眼的蔬果。蔬菜水果上只有虫眼,没有虫子,说明虫子被农药杀死了。而且有虫眼的蔬菜施药时间离收获时间更近,农药分解少,残留高。
8.生长周期短的水果农药少。比如樱桃,从发芽到果实成熟只有2个多月,不可能打太多的农药。蔬菜清洗机
9.出名产地的水果农药少。新疆气候干旱,果蔬害虫少,用农药也比较少。还有陕西和山西的苹果、梨,也比南方的农药残留少。